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论研究

伤寒论研究

书名。4卷。恽铁樵撰于1924年。恽氏以中西汇通的观点阐析伤寒六经、伤寒提纲、伤寒和其他一些病症的用药、伤寒病型与传经以及治法等多方面内容,并附作者治案。全书颇多个人见解,但也有一些主观附会或联系不当的论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十六号益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八谿

    谿同溪。见八溪条。

  • 经行风疹块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行隐疹,经行癗。经前荨麻疹。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,周身皮肤突起红疹,块形大小不一,或起风团,融合成片,瘙痒异常,经净渐退的病症。多因血虚、风热、血瘀所致。若因素体血虚,或久病失养,营阴暗

  • 孟继孔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春沂。本为山东人,宋王朝南渡偏安后,迁居吴县(今苏州)。先学儒,后学医,以小儿、痘疹科闻名。孟氏根据过去儿科名著,结合自身临证经验,编成《幼幼集》等书。据记载,

  • 阴分之上药

    养生药物。见《遵生八笺》。即青年妇人的乳汁。古人有阴分之上是乳,阴分之下是血的说法。认为年老和身体虚弱的人,最好以人乳补养。制作方法是和面加乳调匀,打糊成丸,作养生药用。

  • 豆卷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大豆黄卷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浊病的简称。又名赤白浊、二浊。①指小便浑浊之症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小便浑浊,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,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。《时方妙用》卷四:“浊者,小水不清也。”由湿热下注则为浊病。湿胜于热则白,热胜于湿

  • 伏适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医苑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鼻风

    病证名。指新生儿鼻塞而不能吮乳者。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:“小儿生下三朝五日,忽然鼻塞弗乳,不能开口呼吸,此乃保母鼻风吹入小儿囟门,宜清风散(防风、荆芥、羌活、蝉蜕、川芎、藿香、陈皮、甘草、桔梗、僵蚕

  • 张朝魁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民间外科医生,人称为毛矮子。湖南辰溪县人。据说他于二十几岁时,从远处来的乞丐处学得治疗痈疽瘰疬及跌打损伤等外证之术,并能作腹部手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