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出《药性论》。为天麻之别名。②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七叶子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,详牵牛子条。
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方。黄芪、茯苓、熟地黄、炒韭子、车前子、鹿茸(酥炙)各一两,菟丝子(酒浸三日,曝干)二两,龙骨三分,麦门冬一两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食前温粥调下。治虚劳肾气乏弱,或时失精,心中虚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人中疔。见该条。
指经常咳嗽的病人。出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。详咳嗽条。
病名。即伤食泻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过食作泻,名曰食泻,即胃泻也。”参见伤食泻、胃泻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胡椒药材之一种,详胡椒条。
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目昏,详该条。
出《医学启源》。为罂粟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