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蛇地钱

蛇地钱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蛇地钱

药材名称蛇地钱

拼音Shé Dì Qián

别名地皮斑

来源苔藓类蛇苔科蛇苔属植物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 (L.)Dumortier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鲜用或阴干研末。

性味辛、微甘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外用治疔疮痈肿,烧烫伤,毒蛇咬伤,外伤骨折。

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,或晒干研粉用植物油调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蛇地钱

药材名称蛇地钱

拼音Shé Dì Qián

别名地皮斑、石皮斑、云斑、一团云、小叶蛇地钱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

来源为蛇苔科植物蛇苔全株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叶状体宽带状,革质,深绿色,略具光泽,多回二歧分又,长5~10厘米,宽约1~2厘米;下面有肉眼可见的六角形或菱形气室,每室中央有一个单一型的气孔,孔边细胞5~6列。气室内有多数直立的营养丝,顶端细胞呈梨形。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。雌雄异株。雄托呈椭圆盘状,紫色,无柄,贴生于叶状体背面。雌托呈圆锥形,褐黄色;有无色透明的长柄,长约3~5厘米,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;托下面着生5~8个总苞,每苞内具有1个梨形、有短柄的孢蒴。

生境分部多生于溪边林下阴湿碎石和土上。广布于全国各地。

化学成分含淀粉和大量的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。

性味微甘辛,寒。

功能主治解热毒,消肿,止痛,生肌。治痈肿,疔疮,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外用:捣烂,或研末敷。

注意局部不红不热的阴疽,勿用。

复方①治指疔,背痈初起:蛇地钱洗净晒干,研成细末,以适量砂糖和桐油调匀敷患处。

②治无名肿毒,蛇伤:鲜蛇地钱、鲜犁头草、鲜腐婢叶各等分,酌加甜酒,捣极烂,敷患处。

③治烫伤,老疮:蛇地钱焙干,研细末,茶油调涂患处,或加血余炭等分更好。

④治刀伤,骨折:鲜蛇地钱,捣烂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蛇地钱

药材名称蛇地钱

拼音Shé Dì Qián

英文名liverwort

别名地皮斑、石皮斑、云斑、一团云、小叶蛇地钱、蛇皮苔

出处出自江西《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蛇苔科植物蛇苔、小蛇苔的叶状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nocephalum conicum(L.) Dum.[Marchantia conica L.;Fegatella conica Corda.];Conocephalum supradecompositum(Lindb.)Steph.[Sandea supradecomposita Lind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。

原形态1.蛇苔叶状,体宽带状,革质,深绿色,略具光泽,多回二歧分叉,长5-10cm,宽约1-2cm;下面有肉眼可见的六角形或菱形气室,每室中央有一个单一型的气孔,孔边细胞5-6列。气室内有多数直立的营养丝,顶端细胞呈梨形。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。雌雄异株。雄托呈椭圆盘状,紫色,无柄,贴生于叶状体背面。雌托呈圆锥形,褐黄色;有无色透明的长柄,长约3-5cm,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;托下面着生5-8个总苞,每苞内具有1个梨形、有短柄的孢蒴。

2.小蛇苔叶状体淡绿色,无光泽,较前者小,长2.5-3cm,宽2-3mm,多为二次二歧分叉。背面具六至八角形气室,孔边细胞6-8列。气室内部的营养丝1-3枚,顶端细胞短梨形,不具长尖。腹面绿褐色,有假根,两侧各有1列深紫褐色鳞片。雌雄异株。雌托圆锥形,褐黄色。托下生多数总苞,每苞内有一长梨形的孢蒴;孢子黄褐色,直径60-80μm,有疣,弹丝短,有双螺纹;雄托椭圆盘状,紫色,无柄。秋季雌雄两株先端边缘密生绿色或暗紫色的芽胞体。芽胞体基部有覆瓦状鳞片,芽胞呈不规则扁圆形,两端微有突起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1.蛇苔多生于溪边林下阴湿碎石和土表。

2.小蛇苔多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土上或石表薄土上。

资源分布:1.蛇苔广布于全国各地。2.小蛇苔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(1)蛇苔 叶状体卷缩成团块状,灰褐色。湿润展平后呈宽带状,革质,多回二歧分叉,长5-10cm,宽1-2cm,背面有肉眼可见的菱形或六角形气室,腹面两侧各有1列深紫色鳞片。雌雄异株。雄托呈椭圆盘状,紫色,无柄,贴生于叶状体背面,雌托呈圆锥形,柄长3-5cm,着生于叶状体背面先端。气微,味淡。

(2)小蛇苔 叶状体卷缩成团块状,灰褐色。湿润展平后呈狭带状,多回二歧分叉,长2-3cm,宽2-4mm。革质,背面借扩大镜可见六角形或菱形的气室。腹面中肋处密生假根,两侧各生1列紫褐色鳞片。雌雄异株。雄托呈椭圆盘状,贴生于叶状体背面,无柄;雌托同叶状体先端生出,呈圆锥形,柄长2-3cm。气微,味淡。

化学成分1.蛇苔 含双环大牻牛儿烯-13-醛(bicyclogermacren-13-al),芹菜素-7-O-β-D-葡萄糖醛酸甙(apigenin-7-O-β-D-glucuronide),芹菜素-4'-O-葡萄糖醛酸甙(apigenin-4'-O-glucuronide),木犀草素-3'-O-葡萄糖醛酸甙(luteolin-3'-O-glucuronide),木犀草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luteolin-7-O-glucuronide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22-二氢菜子甾醇(22-dihydrobrassicaster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γ-谷甾醇(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胆甾醇(cholesterol),24-甲基-5,22-胆甾二烯醇(24-methyl-5,22-cholestadienol),24-甲基-5,7,22-胆甾三烯醇(24-methyl-5,7,22-cholestatrienol),右旋龙脑阿魏酸酯(bornyl ferulate),龙脑-2-甲氧基-4-羟基肉桂酸酯(bornyl-2-methoxy-4-hydroxycinnamate),左旋柠檬烯(limonene),左旋香桧烯(sabinene),右旋双环榄香烯(bicycloelemene),右旋β-榄香烯(β-elemene),左旋双环大牻牛儿烯(bicyclogermacrene),半月苔素(lunularin),1-辛烯-3-醇(1-octen-3-ol),1-辛烯-3-醇乙酸酯(1-octen-3-yl-acetate),半月苔酸(lunularic acid),前半月苔酸(prelunularic acid),左旋δ-荜澄茄烯(δ-cadinene),8α-乙酰氧基中美菊素(8α-acetoxyzaluzanin)C、D,郁金香内酯(tulipinolide),中美菊素(zaluzanin)C、D,无羁萜(friedelin),二十四酸(lignoceric acid),止杈酸(abscisic acid),类胡萝卜素类(carotenoid),纤维素(cellulose),糖醛酸(uronic acid)和烷烃类(alkanes),还含有淀粉和大量的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等。

2.小蛇苔 含木香烯内酯(costunolide),二氢木香烯内酯(dehydrocostunolide),橙酮(aurone),金鱼草素-6-O-葡萄糖醛酸甙(aureusidin-6-O-glucuronide),菜油甾醇,豆甾醇,β-谷甾醇。

毒性蛇苔,在体外试验中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
性味微甘;辛;寒

归经心;脾经

功能主治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痈肿;肿毒;烧烫伤;毒蛇咬伤;骨折损伤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研末,麻油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
注意局部不红不热的阴疽,勿用。

复方1.治指疔 背痈初起:蛇地钱洗净晒干,研成细末,以适量砂糖和桐油调匀敷 患处。

2.治无名肿毒 蛇伤:蛇地钱、鲜犁头草、鲜腐婢叶各等分,酌加甜酒,捣极烂,敷患处 。

3.治烫伤 老疮:蛇地钱焙干,研细末,茶油调涂患处,或加血余炭等分更好。

4.治刀伤 骨折:鲜蛇地钱,捣烂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5.治婴儿湿疹 (蛇苔)全草晒干,炒炭研成细粉,植物油调敷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茜

    药材名称海茜拼音Hǎi Qiàn别名海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尾藻科植物马尾藻、亨氏马尾藻、鼠尾藻或铜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gassum enerve C.Ag.;Sargassum hen

  • 龙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胆药材名称龙胆拼音Lónɡ Dǎn别名陵游(《本经》),草龙胆(《本草图经》),龙胆草(《履巉岩本草》),苦龙胆草、地胆草(《滇南本草》),胆草(《药品化义》),山龙胆(《

  • 包袱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包袱七药材名称包袱七别名小八角莲、半碗水、铁骨散来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(Hemsl. et Wils.) T. H. Wang,以根状茎及根入药。生境

  • 小豆柴

   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、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onia villosa (wall. Ex C.B.Clarke

  • 炙黄芪

    药材名称炙黄芪拼音Zhì Huánɡ Qí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,直径0.8~3.

  • 散血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散血藤药材名称散血藤拼音Sàn Xuè Ténɡ别名钻地风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的藤茎。原形态白背钻地风,又名:粉叶钻地风。落叶攀

  • 棕树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棕树心药材名称棕树心拼音Zōnɡ Shù Xīn出处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棕榈皮"条。功能主治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
  • 绿豆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绿豆叶药材名称绿豆叶拼音Lǜ Dòu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。性味《本草汇言》:"味苦,气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治吐泻,斑疹,疔

  • 桑椹酒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桑椹酒药材名称桑椹酒拼音Sānɡ Shēn Jiǔ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,同药曲酿成的酒。制法《纲目》:"用桑椹捣汁煎过,同曲米如常酿酒。"功能主治①宁

  • 龙珠子

   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。性味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《本草拾遗》:"主疔肿。"用法用量外用:捣烂敷患处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